(一)学院概况
智能制造学院是淮南联合大学最早成立的院系之一,学院秉承“德能并举、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立足淮南,服务安徽,面向“长三角”智能制造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发展道路,学院教学设施齐全,校企合作深入,是我校重点发展的学院之一。
(二)开设专业
智能制造学院现有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新能源汽车技术、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5个专业,同时,还与淮南师范学院进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升本联合培养。学院毕业生就业前景好,就业质量高,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多年来一直受到企业青睐。近5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6.7%,专业对口率高达90%以上,半年后平均薪酬近6500元。
(三)师资队伍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具有科研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学院专职教师5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3人、高级实验师4人,企业兼职教师15人。专职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52.5%。“双师型”教师占比90%,专职教师中83.6%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团队中有2位省级教学名师、5位省级教坛新秀、1名“江淮工匠”、1名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多人次荣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
(四)实验实训
学院现有3000平米标准厂房、2000平米实训中心,建有安徽省示范实训基地、安徽省高职院校实习实训基地、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数字化工业园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德国“双元制”教学实训中心、电气工程基础实习实训中心、工业机器人实训室、制图与测绘实训室、电机与拖动实训室、电工实训室、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实训室、可编程控制器实训室、单片机实训室、3D打印实训室、机械创新实训室、电子工艺实训室、电气仿真实训室、电子技术实验室、单片机实训室、传感器实训室、自动控制原理实训室、液压与气动实训室、低压供配电实训室等30多个实验实训等。
电气自动化技术省级实训基地拥有近200工位的电工考核(证)实训装置、机器视觉综合实训平台、智能电梯安装与调试、自动化生产线、现代电气安装与调试、逻辑控制过程控制、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单片机与嵌入式综合考核设备、建筑智能化系统安装与调试等实训设备。
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拥有机器人工作站机器人实训装置、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1+X证书考核平台、机械臂等数十台设备。
汽车实训中心面积1000平方米拥有各种汽车实训装置和汽车检测与维修设备,新能源汽车实训操作平台、虚拟仿真实验室。机械加工中心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拥有车、铣、刨、磨、钻等机床及各类加工设备30多台。
学院目前开展“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机械产品三维模型设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与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1+X”证书的培训与考证。同时具备人社部的电工、车工职业技能等级考试和发证资格,学生在入校后可以考取高级工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毕业生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反映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能力,为学生拓展就业创业本领。
(五)学院荣誉
学院获得中央财政支持的“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和“电气自动化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2个骨干专业和1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淮南市“高校创新团队与产学研”建设项目。近年来累计承担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40余项,安徽省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3项,安徽省重点教学研究项目3项;省级重点科研项目10余项;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淮南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2021年获批淮南市“50·科技之星”创新团队,2022年获批淮南市工程技术中心。
智能制造学院教师获国家专利近百项授权,其中18项发明专利授权,目前前有20余项发明专利还在公示阶段。
近五年,智能制造学院学生获国赛一等奖10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20项,省级竞赛三等奖以上奖项100余项。
(六)校企合作
学院先后与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人本集团有限公司、中联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二十多家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创造了条件。以实战锤炼真本领,企业资深工程师与校内教师组成“双导师”教学团队,共享企业研发实验室、试制车间等优质资源,依托产业学院平台,为企业定向培养适配人才,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的良性循环。
淮南联合大学与开沃汽车(淮南)有限公司、安徽理工大学合作,牵头成立了安徽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产教融合共同体。
淮南联合大学与淮南市润安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查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淮南联合大学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
(七)文化生活
能制造学院团总支坚持开展“学雷锋活动”、“文明宿舍·和谐校园”宿舍文化节、“新生杯篮球赛”、职教师生心向党朗诵比赛、“暖心人直通车”、“我们的节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等系列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展示大学生精神风貌。
近三年,智能制造学院学生党支部发展学生党员71人,6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69位学生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组织学生参加由共青团中央主办的大赛,荣获国家级铜奖2项、国家级三等奖2项、安徽省铜奖5项。学生鲍光辉获得教育部第五届“闪亮的日子——青春该有的模样”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奖。学院团总支先后获校优秀学生会荣誉称号、校“五四”红旗团总支荣誉称号。